水瓶子,台大地質系畢業,喜愛城市散步,從事旅行與藝術寫作、導覽講座,城市觀點與論述,參與過台北市各類導覽活動,帶領民眾了解一棟老房子、一個街區、一座城市所發生過的歷史、地理、科學、人文的故事。
「青田七六」是馬廷英教授的故居,古蹟名稱是台灣大學日式宿舍建築群馬廷英教授故居,於2011年由黃金種子所開設,是為古蹟活化再利用的主要項目,作為推廣地質科普與民眾親近老屋,定期舉版文化導覽、講座、地質科普活動等。2012年再接下臺灣大學農化系陳玉麟教授故居,營造第二個老屋新據點,融合居酒屋與食堂的元素,打造成「野草居食屋」,結合建築、歷史、人文與科學,為老建築活化再利用注入活水。
承租第兩棟老屋經營餐廳,原本想可以跟第一棟的廚師和外場結合便能節省成本,後來發現執行上不行,兩邊的廚師和外場人員是不能互換的,除非是年輕人很有理想希望積極升職,但調來調去很可能不適任,耗費成本反而更高。
房子就是媒介,五年前就比較沒有強調青田七六,我們也隨時轉型,現在可以維持生計的是以體驗活動如做羊毛氈、和果子及穿和服體驗,這些至少都還可以打平,主要當然還是靠餐飲收入。
經營的時候都有平衡點,做餐廳就要像個餐廳,我們看過很多文化場域做餐廳,就不像是個餐廳,這個平衡點在開會的時候有說,我們的輪轉率可不可以不要算,不要放難聽的音樂把客人趕走,寧願很貴讓客人坐久一點,所以決定不講究翻桌率。
後來外場就決定訂兩個場次,一開始在作導覽是會跟餐廳干擾的,後來就在兩個場次換場的時候安排可以走進去導覽,我也儘量做到不打擾他們,因為有很多文化場域的老闆會在場域裡導覽解說,影響了餐廳咖啡館的客人,這樣對老闆的印象就會很不好。早上是外面來導覽參觀,裡面如果沒有開會使用就可以進去,規則也都很清楚,所以餐廳就好好作餐廳,導覽就好好作導覽,中間的模糊地帶就由股東間來吸收。
要避免影響餐廳的營運狀況,即使是我帶客人來,我也是按照規定,或是我掏腰包,讓營運正常運作。導覽老師來餐廳是免費,但是帶朋友來就是要收費,加點小菜就全部算導覽老師的,這是一開始就決定的事。
有些老房子要作民宿,但是如果品質不到位,比如民宿基本的清潔衛生,或是一些便民的東西,這些都要有,而不是賣老房子的噱頭騙你來住,那時候就會有負評。餐廳也是,東西要好吃、咖啡要好喝,做什麼就是要像什麼,老房子作商業行為,魅力非常的大,是不是能永續就是要看本質,要由專業人才來經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