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周友達,周家來台第三房第六代,54年次,民國58年到70年間和爸媽、弟弟跟阿嬤一起住在北門街周益記,是現任周益記宅的屋主。
周家的開台祖是武功周的周嘉諒,清道光26年(1846年)從泉州安溪來到竹塹,在淡水廳衙門旁的太爺街開設「茶泰號」商行經營有成。第二代在咸豐9年(1859年)時來台發展,事業小有規模,且置有田產。直到1905年,周家第三代才因為日本殖民政府的市區改正計畫被迫遷離太爺街。此時的第三房代表人物是我的曾祖父周清泉,他當過保正,有鴉片專賣權,過世後由曾祖母李桔(出身李陵茂家族,父親李恢業曾任台北府學訓導)主持家業,在1923年帶著螟蛉子周敏益(我的阿公)買下娘家叔叔李雪樵的北門二〇三大厝,並於1926年正式入住,由李雪樵之弟書法家李逸樵題字「周益記」,開始了北門大街的新生活。
李桔在入住隔年辭世。阿公周敏益於1928年迎娶大稻埕茶商陳天來的二女兒陳寶釵,之後繼續遊學東京、上海、北京,兩人育有七名子女,婚後家業都交由寶釵阿嬤打理,一直到1945年二戰結束一家人才完全在新竹定居下來。
阿公周敏益生活簡單而規律,篤信佛教供養僧侶,且又跟隨楊氏太極嫡傳弟子陳微明老師學習太極拳及吐納之法,可惜民國40年(1951年)因鼻咽癌英年早逝,享年45歲。
周敏益的長子,我的父親周聖徵先生雖然在民國58年舉家遷入周益記宅,但苦於通勤不方便,只好在民國70年搬家北遷,我也到台北考高中。無人居住的周益記宅不幸在民國83年遭竊,此後就以保全系統封閉大門,不再出入。
民國100年,周益記宅出現買主,身為晚輩的我才有機會提出整合產權的建議方案,後面的發展就是本專欄所要敘述的故事。
一路走到民國110年,周益記終於要開始動工修復了,我決定整理這十年記錄下來的過程,包括一路提攜、協助和陪伴的師長、朋友和家人們,記下老屋和周家先祖如何默默牽引、鼓舞並支持著我。
漫漫回鄉路,寫給修復開工的周益記,也寫給即將或已回鄉的遊子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