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TOP
活動
紀錄

作「樂」 為「樂」——天語樂軒的創社概念和想像實踐

2019 年 3 月 14 日
編輯部
講者 | 賴士超、陳泓宇、戴向諶
記錄 | 林立欣
圖 | 周益記、林立欣

天語樂軒的創社概念和想像實踐

[107年9月9日-講唱會精華摘錄]

前言

天語樂軒並非從傳統音樂裡面去做創新的團體,相反地,他們是倒過來做的。天語樂軒之前有參加了台北霞海城隍廟慶典的演出。藉由這場講唱會,來了解天語樂軒是什麼樣的團體,以及所有人是如何聚集起來的。相較於之前的講唱會,這場的氛圍感覺比較魔幻!

即興表演與南北管

一開始三位講師就先帶來一段即興表演,這段音樂表演融合了新竹城隍爺出巡時陣頭的聲音、薩克斯風、簫和一些電子聲響,最後以五下鈸聲結束演奏。

三位講師先提到剛才的表演雖然不太算是北管,但是它跟南北管有一些同樣的精神。賴士超老師覺得前面的表演跟北管有關聯的地方在於韻律感跟南北管很類似,它的速度跟節拍一直在變化,並不是從頭到尾都相同,這也是南北管跟西方音樂最大的差別。他在表演中重複播放一些樂段,就如同在聽北管或廟會慶典的音樂時,會聽到一段曲子,有嗩吶或其他樂器的旋律重複,但是中間可能因為一些樂器段落的改變而有一些小變化。這些段落可能是比較即興的,但最後都會回到一整個曲子的主旋律做總結,這是剛才的表演跟北管精神的相互連結的地方。

陳泓宇老師表示自己在天語樂軒中,是以原聲樂器搭配效果器為主,去做一些音樂的實驗組合。其實他一開始完全不懂傳統民俗,透過後來慢慢地研究接觸,就試著用即興音樂的脈絡來理解南北管的概念。由於南北管的音律跟西方音樂的音律是兩種不同的脈絡,所以表演中有一些西方音樂配上戴向諶老師放在背景中的南北管旋律,其實不太搭調,所以老師刻意將那些西方音樂的旋律吹得比較破碎、片段。而且陳泓宇老師說他學了一些北管曲牌,在剛剛的表演中用薩克斯風或笛子吹比較零散的曲牌,像是《風入松》。主要是想表達他從一開始完全不懂的狀態到學習這些東西一步一步演奏出來的感覺。

戴向諶老師在整個表演中是負責處理電腦裡的範例,將之前錄過的片段做一些調整,他即時的變化就是在跟另外兩位老師的即興演出的聲音做搭配。

南北管音樂與出神狀態】

關於背景聲音中的北管音樂,賴士超老師提到是在2016年北門劇場與周益記合作時所錄新竹城隍廟暗訪的聲音,他們取樣調整後當作表演的背景,營造一個情境式的氛圍。他覺得這些南北管、廟會的音樂像是給神明走的紅毯有鋪路帶領的涵義,因為廟會參與者先聽到音樂才會看到陣頭和神將。他們所做的即興演出也有異曲同工之妙,有種儀式感或是帶領聽者進入一種特殊情境。

很多人小時候可能曾在做功課時被廟會嗩吶跟鑼鼓聲干擾,不曾仔細聆聽這些聲響,甚至心生排斥;然而賴士超老師認為音量超過了耳朵平常聽的音量時,一開始會因為尖刺的高頻而有點無法接受,但嘗試長時間被包圍轟炸,不去在意耳朵的極限,反而會讓你感覺到達另一個境界,有點像乩童、薩滿或是出神的狀態,這是天語樂軒很多成員都曾體驗到享受的一種狀態。

後現代野台戲與天語樂軒的理念】

天語樂軒有些成員也同時在學習唱演傳統戲曲,但天語樂軒的概念並不是將傳統戲曲元素重新轉譯成新的語彙;每次現場演出,並不是用自己的方式(如不同的樂器、節奏等)呈現北管曲牌,而是在新的創作中呈顯傳統戲曲的精神。就像傳統出陣「湊熱鬧」的那種精神,或是弟子要呈現一齣戲給神明看的虔誠態度。現在南北管等傳統文化確實式微,但仍不至於完全消逝;很多年輕人仍在學習,比如台北一些宮廟的軒社還是在招收學生。

天語樂軒並非認為文化式微才想重新挖掘並活躍本土文化,天語樂軒的角色比較像是中間的橋樑。或許不是科班出身,所以對這方面不了解,但基於對傳統文化的興趣,透過結社來相互交流與學習這些文化,這就如同以前的軒社一般。雖然不精通北管樂器,但可以用本身所會的東西重新去講一些戲曲或表達想呈現給神明的心態,像是電子音樂、聲響、吉他、一些西方樂器,或是自己重新發掘的聲音,呈現傳統軒社的概念與他們的表演。如同有人將北管比擬作「重金屬傳統音樂」,天語樂軒三位講師笑稱他們的表演是「後現代野台戲」。

南北管音樂與地方生活緊緊相扣,即便同一支曲牌,在不同地區便可能有不同的詮釋;演奏或演唱者又會因為不同的師承,甚至區域文化,而在表達過程中有細微差異,未必按照傳抄的曲譜演奏,就便帶有些許「即興」的意味。再加上傳統音樂的曲譜也不同於西方的樂譜將節奏、音高、音準、小節標示得那麼仔細、明確,每次表演都是讓演奏或演唱有自己詮釋的空間,所以當它們要跟西洋器樂作結合時,就會有「不搭調」的地方,但這正可視為一種音樂間的對話。

關於天語樂軒】

傳統軒社的成員有各自謀生的職業,但基於對神明的信仰跟崇敬而組成社團,學習樂器或戲曲表演。天語樂軒也是如此,成員平常也有自己的生活、活動或是工作,到了要出陣時,成員依各自的意願參與。戴向諶老師說,天語樂軒很重要的精神是:沒有曲風的限制。因為軒社的概念就是一個群體,大家就是一起玩音樂,並沒有刻意要模仿北管的音樂,也因為每次表演的樂手跟人數不同,這些不同的元素,讓他每一次的即興表演都有不一樣的感受。

天語樂軒最早的起源,是「三牲獻藝」,由柯智豪、鄭各均、黃凱宇三位成員組成。賴士超老師跟柯志豪老師有過好幾次跨界創作的合作經驗,後來他開始思考台灣本土文化,決定以南北管為創作概念,產生了名為「三牲獻藝」的創作。

一開始由一群做實驗聲音的人囊括這個計畫的所有項目,大家不只想呈現自己的音樂,也想要跟其他傳統文化生活做結合。因為大家志同道合,且對傳統音樂有興趣跟熱忱,所以決定仿效傳統的軒社成立一個社團。這個團體最初以「天語公社」為名,因為「公社」是不分階級的大平台,大家都可以加入,而「樂軒」是在「天語公社」下的一個組織,專門做表演。

後來成員們覺得不需要用兩個名稱,因為傳統的軒社就是一個社團、組織,於是就定名為「天語樂軒」。之所以會取名「天語」,是因為在創作找尋即興靈感時,會倚賴當下的人、事、物和場地,每次即興創作就是把這種綜合而不知名的感受,加諸在演奏者身上並表達出來。這個不知從何而來的靈感與感覺,就像是聆聽「天語」般奇妙。「天語樂軒」Logo的主視覺,則是山、石組合而成,像是天外來的隕石。

天語樂軒

「天語樂軒」與南北管等傳統文化的對話結合,並不算是「前衛」,早在十幾二十年前南北管演出就曾做過許多創新的嘗試,而十幾年前的流行音樂中也曾運用南北管和歌仔戲的元素。以西洋樂器,如小號,搭配嗩吶演奏南北管傳統樂曲,更早有公開演出。只是這些創新未必受到注意,或者早被淡忘了。

「天語樂軒」,以即興創作、演出與傳統南北管或傳統文化進行對話。往年成員們也曾計畫與正統的軒社老師學南北管,但因種種原因未能付諸實現;今年開始,「天語樂軒」分成「演藝部」與「文化研究部」,在創作演出之後,更深入研究廟會慶典並進入軒社學習南北管。「天語樂軒」正慢慢學習,並以與南北管音樂對話的方式,探尋自身音樂創作之路。這是他們現在的狀態,未來也會繼續前行。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
2019 年 12 月 20 日
《南聲囝仔》映後座談會
2020 年 2 月 5 日
《塹城育樂行旅》
2024 年 1 月 15 日
「獨具一格」新竹體家具鑑賞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