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TOP
活動
紀錄

從老市場看古城庶民生活

2016 年 6 月 19 日
編輯部

【蔡仁堅老師市場導覽路線與精華記錄】

使用方法:請閱讀本文導覽故事,按圖索驥搭配以下「從老市場看古城庶民生活」Google路線地圖使用。

SONY DSC
105年3月27日,導覽起點見域亭仔角前

【前言】

談起庶民生活,離不開飲食這個大範疇,舉凡柴米油鹽醬醋茶都包含在內,菜市場反映庶民生活、飲食文化。而做為本次主講的主題,非常榮幸邀請到對於都市規劃、地方歷史都有相當的深入了解的新竹前市長蔡仁堅為我們做新竹菜市場導覽活動。

到菜市場導覽之前,蔡先生先為大家做簡報介紹:

蔡先生在開場時便打趣地點出題旨:「一開始說到蔡市長,以前有些人確實稱呼我為菜市場,恰巧與本次主題有著雙關的妙語。而我也很樂意做一個市場管理員,因為菜市場對於我們的生活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具有不可忽視的重要性。我們都需要一個好的市場!」

【過去的北門大街市集】

過去的東門市場,想必讓從沒見過以前樣貌的人相當訝異,與現今的市場有很大的差異。在周益記前面的北門街,於清朝統治時期是市集群聚的大街,大從貿易的郊商,小到商店的舖戶,是經商的重要集散地,有很多商店林立於此。

在北鼓樓外,有米市、菜市、土豆市、果市、草市……等市集,滿足庶民對於柴米油鹽的基本生活需求。隨著市場發展,也有了早市、黃昏市場等市集出現,於規定的營業時間內販售,更於便民及管理。其中果市多位於鄉村地區,如芎林、竹東一帶。草市則以販售草繩為主,因為以前沒有塑膠袋,都是以草繩捆紮採買的物品。另外還有織布的苧麻市集等等。在《新竹縣採訪冊》中生動描述當時的生活,舉土豆市做為說明:「在縣城北門外的天后宮口,每日晨給二十為市,如遇土豆新出,則於黎明為市,日出則曬。他處土豆八九月始收成,獨海口沙地所產,皮白而味鮮,五月初旬則有新出兩三日,價差五六倍。」

由此可見,當時市集大部分位於現今北門街上,包括北鼓樓、北門外的天后宮口、北城門內。而在清治時期所指的北門街,是從英明街到北大路這一段。中山路到英明街這段則為米市街。當時的新竹是一個產米地,有大貿易商,清治時期從舊港運至福建、廣東,日治時期亦是同樣方式,運至日本本土。

【地方消息來源《臺灣日日新報》】

在日治時期,《臺灣日日新報》(簡稱日日新報)為最重要的發行刊物,1895年發行之初為日文版,但台灣人絕大多數不懂日文,後來才由北門街的魏清德先生擔任漢文版主編,也因此新竹的地方消息特別多。早期國立清華大學的人文社會學院有日日新報[1]影印版,但模糊難以辨識,閱讀上相當困難,所幸近年已將其電子化並且提供訂閱,這對於研究新竹學有著相當大的幫助。

新竹為歷史古城,蘊藏豐沛的文化資產。像是日治時期甚為重要的土地申告書,七十年代左右,省政府的議政廳、地政處,將全台龐大的舊檔案銷毀,唯獨留下新竹市的資料。日日新報漢文版主編魏清德先生也將其一生寶貴的書畫、圖書等收藏捐給歷史博物館。可惜的是,新竹並無適當保存史料的地點,若家屬想要永久收藏歷史文件或畫作,大多數捐給歷史博物館、北美館,可是若不足以為博物館層級的收藏價值的寶貴文物、文件,則就因而散逸。

[1] 現已有清晰重製之電子資料庫平台,臺大圖書館、國家圖書館、臺師大圖書館等皆有典藏,可至相關圖書館查閱電子版資料庫。參考連結:http://tul.blog.ntu.edu.tw/archives/14535

【公共市場的建置與變化】

1900年(明治33年),由於自清治以來市集發展趨於複雜,而有現代化的需求。新竹仕紳們紛紛集資籌辦公共市場,包括李文樵、李陵茂家族、葉文暉是當時重要的仕紳。主要資金來源為北門鄭家當家人鄭拱辰。這是由政府官辦的公共市場,當年的新竹市場為全島規模最大,日本總督府及各級政府都將其當作政績宣傳,發行許多明信片。直至日治時期結束,只有台南市場的規模大於新竹市場。

市場歷經行政區域改制,於1920年代成立新竹街消費市場,並設有北門分場、南門分場、西門分場,這些就是現今的北門市場、南門市場及西門市場。較為有趣的是,西門市場這區塊原本是淡水廳衙署,於1875年清治時期改制為三府十五縣後成為新竹縣之縣署。日治時期,將其大門轉180度向東設立新竹州廳,歷經兩百年政府機關用地,如今竟成為市場,也是一妙用。

【我們有著市場夢】

每個城市都需要有一個很棒的市場。1911年的新竹市場就是個很棒的市場,裡面除了有各式蔬菜、魚類、瓜果的販售,還有美食街、玩具店、糖果屋等等,顛覆你我對於現今市場的概念。日治時期的紅樓,萬華的新富市場,如今都被指定為古蹟,作為藝文場域之使用,不再是傳統市場,這固然也是新時代的發展,賦予市場其他面貌。然而,我們有著市場夢,一個城市要有個很棒的市場。持續作為市場使用不也很好嗎?像是天母的士東市場就是個不錯的公共市場,只是以現在來說,好的公共市場也越來越少了。

蔡先生回憶在波士頓居住的兩年,市中心的昆西市場(Quincy Market)有著兩百年歷史,以購物小攤和店鋪聞名,如同一個大型的跳蚤市場,各式小攤販種類豐富,而且價格非常便宜,是個非常棒的市場!西班牙的巴塞隆納有百年歷史的古典菜市場,以哥德式建築打造這座宏偉的「宮殿」,在那裡不僅是滿足日常所需的食材採買,更是一種生活文化的享受。當地即使非營業時間,還是有眾多人潮聚集。紐約也有個很成功的案例,該市場被譽為紐約的「城市內衣」,將舊市場復古,意即將舊建築包覆於新建築之中,翻新外觀,而舊建築仍可做為市場使用。

李陵茂家族與北門街有很大的關聯,在當時也是新竹市場的股東之一,參與了新竹市場的興建。1834年開台時期的《淡水廳志稿》與1871年由政府出版的《淡水廳志》,書中都未提及市場,直至1894年陳朝龍《新竹縣採訪冊》才寫市場,書中記錄新竹的山川、河流、水圳、市井都相當生動,是研究新竹歷史必讀的典籍。

聽完蔡先生對新竹市場發展的簡報後,便開始了戶外的導覽行程:

【北門街與米市街】

在清治時期,北門街是從周益記旁的英明街到北大路這一段。在金源成後方為1838年完成的李陵茂家族的大厝,很可惜的是,在1989年這座有150年歷史的建築被拆除了,李陵茂大厝旁原有兩條很棒的巷子,分別為陵茂巷和寧勝巷,現今也不復見。

在同治年間(西元1880年左右),北門大街原是北台灣的第一條大街,有許多郊商、舖戶,包含台北地區的商人都會在此找尋貿易據點。到了日治時期風水輪流轉,大稻埕、迪化街成了第一街。周益記的陳寶釵是當時北門街的女主人,自台北嫁過來時也一併把大稻埕的洋樓帶到北門街。

中山路到英明街這段是米市街,新竹早期產米,米市街在道光年間盡是一片繁榮的景象,處處蓋滿房子而無任何空地。日治時期新竹米在評比中還曾獲得第二名,現在雖已沒落,但當年可是遠勝現今人盡皆知的西螺米。

SONY DSC
北門街與英明街口

【淡水廳的歷史】

  淡水廳在雍正元年是為了治安需求而設置,而衙門口直到雍正9年才成為獨立的政府機關(含行政、立法、司法)。乾隆21年才將淡水廳設於此處。光緒元年台北府最早也寄於此處辦公,台北辦公室建好才遷過去。因此自1750到1870以來,使用了150多年之久。

內部建築中,有宅門、大堂、二堂。大堂作為迎接長官的迎賓門和審案使用,辦公處則在二樓。廳署的範圍很大,連監獄也有。到了日治時期仍沿用清朝的廳署,將其大門轉180度向東,面向建國公園,建了淡水廳署(現今的土地銀行)。後來成了樟腦專賣店,再成為新竹師範學校,1945年後所有財產才歸於土銀。而衙門口歷經政權轉變成為民宅,舊時為周益記周敏益的堂侄周宜培產業,後來賣給現今民宅的蔡姓主人。

SONY DSC
現存蔡姓宅邸內的衙署遺構

【西門街一帶的歷史】

  西門市場大約有兩百多坪。蔡先生提到:「我出生於民國41年,這是我從小到大和奶奶一起買菜的地方。」相信對許多人來說,菜市場也是孩提時代與親人共同記憶的地方。

西門市場當時稱為西市口,主要是賣食材而非熟食,與現在多以賣熟食居多。在市場前方這條短短的街,在地人俗稱為青仔巷。青仔是染料的原料,在衙門前後分為前壁埔和後壁埔。由於田園水圳發達的緣故,當時染坊都在這兩區為主,因為染坊需要大量的水清洗染劑,這部分在1834年的《淡水廳志稿》有相關紀錄。

舊時西門街與西大路的石坊街相連,石坊街名字由來便是因為有石坊立在此地,為什麼會立石坊?在古代石坊是土地的精神堡壘,是朝廷為了對人民德行和道德的鼓勵而建造,多放於通衢大道。全台灣現在剩下12座石坊,新竹就佔了4座,楊氏節孝坊是唯一矗立於原地的石坊,自1823年道光年間,至今已佇立了近兩百多年的歷史。

從西大路到中央市場口是日治時期的藤椅街,當時藤為新竹山區的名產,於日治時期大量出口,現今芎林的飛鳳山仍有極少量的藤。後來藤椅街成了家具街,現在也比較少人買藤椅而逐漸沒落。

【新竹車站與新竹公園】

新竹車站(新竹驛)於1913年完成,原本是簡易的木造車站。前方有條從新竹廳到新竹驛的道路,叫做驛前大道,就是現在的武昌街、林森路。新竹廳前方的新竹公園只剩下一小塊範圍,舊時新竹公園的範圍很廣,卻在1915年日治時期,因配合市區改正政策,規劃闢建其他公園而被切割。

DSC08514.jpg
新竹車站(新竹驛)現況

【南門街與樟腦發展】

南門路上的關帝廟(武廟)建於1770年代,因為清朝是以武功得到天下所以相當重視,並規定每個城鎮一定要有文廟(學校)和武廟的建設。

南門街的南門位於勝利路和林森路的交叉口,舊南門街較小,這條街道在以前有大量樟腦和苧麻運送,因其靠近寶山山區,在丘陵地所產的苧麻、樟腦都從南門街運送過來。當時的台灣是樟腦王國,產區集中於北台灣新竹、苗栗山區,更以新竹為集散地。自1860年代門戶開放以來,樟腦樹被大量開採。日治時期,日本政府發現台灣擁有大量的原生樟樹林,在有利可圖之下,將原為民營的樟腦業改為官營,在新竹廳內設置專賣局的分局,大賺樟腦財。世界樟腦的市場中,有70%是由台灣所供應,以至於台灣原始樟木林幾乎都被砍伐殆盡。尚未設立新竹廳專賣局之前,清領時期的樟腦買賣都在南門街上,隨處可見樟腦寮正在熬製樟腦塊,以及煉製的半成品。如今南門街上只剩少許日治時期的店鋪如韓康遺業。保存較為完整的是台北的樟腦工廠,現為指定古蹟(臺博館南門園區),有著極大的規模,可一窺當時樟腦業興盛的概況。

【新竹郵局與公會堂】

新竹郵局在日治時期是一座很美的日式建築,可惜改建成現代的水泥建築,少了那份古樸和歷史的洗禮。

日治時期公會堂(現為新竹生活美學館),則是用來舉行重大集會的地點,是座很美的建築,很多藝術家用它作為畫作內容。不過在1945年被美軍轟炸而受到重創,為了保存原有舊建築而以新建築包覆,所以從外觀上只能看到公會堂的屋頂。原本在都市計畫中被規劃為停車場用地,現在則屬於教育部,正在進行古蹟修復。

【東門市場一帶】

東門街號稱新竹第一街。新竹第一間百貨「新州屋」便坐落於此,台灣其他各地像是台南林百貨、台北菊元百貨大概都是那段時間建成,不過在當時的環境下,能有空閒時間逛百貨公司的民眾還是以日本人和較為富裕的台灣人居多。

東門市場附近有許多老房子,仔細關注會發現有很多漂亮的窗花,那是因為新竹傳統產業之一為鑄鐵,過去多是外銷,當時鑄鐵情景盛況空前,附近都可以看到民眾正以翻砂法鑄鐵,所謂翻砂法是將生鐵燒成液狀,膠著在模具裡鑄造,窗花便是因此產生。不過台灣的鑄鐵業大約三十年前已移往大陸,這些古老的鑄造技法就慢慢失傳了。

東門市場在1910年以來漸為興旺,使得日治時期的發展有往東走的趨勢,北門街也就相對沒落,而圍繞著東門市場周邊的商店也隨之興起,許多與民生有關的行業都圍繞著市場周邊林立設置。位於東門市場內的愛國屋有很久歷史,一開始是玩具類販售,後來成為服飾店,現在則是由第三代經營小吃。

中央路則是一條很精彩的商店舖聚集地,舉凡農藥種子行、文具行、五金行、中藥行、美術社、裝裱店……等等。當時的中央路是美術用品最為集中的地段,而裝裱店現今傳到第三代,可惜老師傅都已不在,技術也失傳了。(編按:文林堂裝裱店後代子孫來信表示,雖老師傅們已不在,但後代已接棒,也慶幸將技術保留了下來。特此更正。)

一路走來,我們見證1910年至今,東門市場有著極大的變化,蔡先生在2014年曾提出建議,希望可以復甦東門市場,將東門市場的第三層作為年輕人的創業基地,在這裡讓年輕人孵夢、追夢並能在此圓夢,作為各式手作的創業基地。近年慢慢有些年輕人進駐於此成立工作室,或許真有那麼一天,我們都可以看到再次活絡的東門市場。

日治時期,日本政府積極在台灣到處佈道、建教會。日本有所天理教大學,收集了許多台灣史的資料,對於當時的紀載是非常珍貴的史料。

【小結】

在新竹城內,大部分是從清朝的福建省泉州府遷徙而來,晉江是在泉州府同安縣的狹巷,新竹人家中有很多祖先牌位寫著銀城、銀江,因為當時是個很繁榮的地方,銀飾業發達。因此同安又稱為銀城,晉江又稱為銀江。

北門外鄭家為第一家族,鄭用錫為開台進士。李陵茂家族為第二家族,創建者李錫金自1800年後,從老家晉江來到新竹,後代不計其數,留下許多精采的故事。

在甲午戰爭後,日本要接收台灣之際,許多有錢人和具有民族意識的人都紛紛離開台灣,像是李陵茂家族在乙未割台後,立即離開台灣。但也有些人選擇繼續留下,接受日本的治理,像是板橋林本源、辜顯榮家族、霧峰林獻堂家族。

不久,國民政府接管政權,幾經國家政權轉移之下,人民的悲歌,身家、性命、財產都會有所改變。這也是台灣島嶼的歷史特性,四百多年間幾經異族的統治和政權的轉變,每每國家的改變,對於人民生活也會造成極大的衝擊和變化。然而,在各個政權下,卻也留下深刻的內涵,一如日治時期,對於近代的公共建設有著相當的影響性。

SONY DSC
中央路
SONY DSC
東門市場前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
2019 年 12 月 20 日
《南聲囝仔》映後座談會
2020 年 2 月 5 日
《塹城育樂行旅》
2024 年 1 月 15 日
「獨具一格」新竹體家具鑑賞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