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TOP
新聞
公告

體驗竹塹城一百多年前的常民娛樂(新聞稿0626)

2017 年 6 月 26 日
編輯部

體驗竹塹城一百多年前的常民娛樂

周益記新聞稿 106年6月26日

新竹市定古蹟周益記延續去年挖掘北門街常民生活歷史的計畫,今年以「教育歷史」及「娛樂歷史」為主題,從夏天開始要推出一系列相關的推廣活動。7月1日即將開跑的是《北管南音獻場》系列活動,趁著許多宮廟開始慶祝戲神西秦王爺誕辰(農曆六月二十四日)之際,周益記策劃了給入門者的戲曲體驗活動,即便是沒有接觸過戲曲文化的民眾,也能透過深入淺出的體驗活動認識竹塹城一百多年前最重要的常民娛樂。清代的竹塹人聽的是什麼樣的流行音樂?你知道他們也喜歡組樂團嗎?而且這些樂團的排場一個比一個精彩,不僅能演奏,還能粉墨登場,而這些技藝高超的成員們並不一定是專業的戲班,他們也許是居住在竹塹城內的厝邊,來自不同社會經濟背景的庶民,不論是商人、泥水匠、染布匠、木匠或是衙役,都有自己的樂團。這些樂團以「軒」或是「社」為名,就像是結合了地方職業工會與俱樂部的功能,工作之餘最重要的事就是大伙聚在一起鑽研與切磋北管及南管曲藝。

竹塹舊港在清代曾是台灣到泉州最短的貿易距離,因此成為大量泉州人相繼移民的目的地,這些貿易商人及地方仕紳除了開始興建宮廟外,也帶進了源於中國沿海地區的北管及南管等古老的戲曲文化,新竹市的城隍廟、長和宮、竹蓮寺、東寧宮等宗教場域及四個城門周邊也成為了軒社最活躍的地區,創始於清代的軒社包含了北管的新樂軒、同樂軒、振樂軒、三樂軒,以及南管的崇孟社等等,小小的竹塹城曾經充斥著樂聲,以南管及北管做為最普遍的常民娛樂。戰後至今,隨著城市發展及生活型態的轉變,這些樂聲逐漸在民居中消聲匿跡,成為只有在宗教祭典或是劇院高閣上才能曇花一現的活動。因此,周益記從常民娛樂考古的角度切入,於7/1至7/16期間策劃了不同層次的靜態及動態活動,希望邀請各地民眾來認識這兩項悠久的台灣常民娛樂歷史。活動包含了週末的免費主題講座—邀請到北藝大徐亞湘老師告訴你祖師爺的傳說,中央大學孫致文老師帶你認識竹塹軒社的故事;晚上還有巷子內不插電的南北講唱會—邀請到竹塹北管藝術團、虎林國中北管布袋戲團、青和南管及北藝大南管講師,兩個晚上、四個團體,以表演、示範、解說、體驗交錯的方式帶大家認識南北管;最後更請到長期於新竹推廣戲曲文化的蔡仁堅前市長與孫致文老師帶著大家親自透過導覽,走一趟竹塹戲曲的歷史現場,細數城市裡老軒社的風華。活動期間憑任何一場次的電子票券,還能參與九個舊城店家的期間限定優惠活動,趁著暑假,各地的朋友不妨安排一個週末二日遊,來新竹體驗一百多年前的常民娛樂。

活動期間:2017年7月1日~7月16日
活動詳細資訊及網路報名: https://bshu1926.com/2017/06/05/beiguannanyin/
媒體聯絡人:李明俐/[email protected]
主辦單位:周益記
指導單位:文化部
協辦單位:鴻梅文化藝術基金會、竹塹北管藝術團、長和宮
合作夥伴:江山藝改所、城邊、鴻安堂藥房、Sofa Story、見域工作室、台灣水鹿咖啡、樹匠蔬食、鳥烏小作、爽乂爽五四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
2019 年 12 月 20 日
《南聲囝仔》映後座談會
2022 年 7 月 28 日
《周益記:修復進行式2022》特展導覽體驗
2020 年 2 月 5 日
《塹城育樂行旅》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