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當時做的周益記書畫修復有8組15件,包括織品對聯、絹畫、書法鏡片、未裝裱書法四聯屏、未裝裱彩墨以及扇面。
老師挑了兩件修復作品講解,讓大家對於紙質修復步驟有些認識,其中這兩幅也有修復上遇到的特殊狀況,老師用照片一一解釋。
雙兔掛軸
這幅原本是掛軸,當初的配料掛久了以後有點黃化,不過最大的問題是中央的折痕好嚴重,可能要斷了「用頂條頂一頂可以嗎?但它的畫心是絹,已經很脆了,日後還是會繼續損壞。」討論後決定在斷掉之前換一個裝裱,解決問題。
接下來,修復團隊做了透光檢視、UV光檢測、表面清潔、裱料移除、清洗畫心、表面暫時加固、揭除背紙、浮水、吸平、揭除表面暫時性加固紙、小托、頂條、補洞、鑲貼裱料、覆背、固定背板,完成一幅裱框的雙兔作品。
畫心要清洗之前必須先做檢測,單點測試顏色會不會暈開、掉色。用表格紀錄每一個位置和顏色狀況與耐水性,測試完後不會掉的保留,會掉的加固,顏料久了遇到膠脫落會補一些膠,加固完了再點測,確定可以了才會下水去洗。
加固好後在大水槽中噴洗和淋洗,先用噴壺灑水讓紙柔軟一點、充分濕潤,再加水沖洗。這個步驟可以把裡面的黃和酸沖掉一些,有些畫光是下冷水起來就差不多了,冷水溫水的效果也都不一樣,變化很大,這靠經驗跟小心。
表面暫時性加固,透光檢視的時候知道這幅的折痕輕易地碰到它的背後都很可能會裂開、跑位,所以用特殊材料薄薄的黏住,像膠帶一樣把它固定住,這個材料日後上一點水很容易就能拿掉的。通常分段把比較脆弱危險的地方固定好之後會再做大面積的加固,加固的目的是把畫心和前方固定的紙張合在一起,揭背紙的時候畫心才有東西可以靠,可以黏住,前面加固後再從後面做進一步的修復工作比較安全。
揭除背紙,畫作的背後其實裡面有很多層,揭除到最後可以看到畫心,通常外層都是好揭的,因為離畫心比較遠,不用害怕,越靠近畫心就要越小心。最害怕的是顏色很不均勻的部分,一不小心會推過頭,很難分清楚是否推到畫心的部分,所以要有一個標準區當作參考基準。清乾淨了以後修復團隊用手做最後的處理,輕輕地搓掉最後的紙泥。
絹如果在原本翹起來的狀態時做小托會沒有辦法很平整,所以要確定它很平,做小托之前,先整個畫作噴濕,讓它浮水(浮起來、攤平),然後吸平(吸乾、撐平黏在桌上)。
頂條、補洞
接下來拿已經染好有顏色的小托紙托在背面。原本的絹是黃色有點透明,為了作品完成後有些細小裂縫不會透出白色,所以一開始就把托紙染色。
然後再次透光,如果發現裂縫,就要用頂條頂起來。另外揭完背紙以後發現有洞,要用類似的絹把洞補起來,補完才會做後面的覆背,所以會夾在裡面,看不到補的痕跡。
最後就是鑲貼裱料的工作了,修復團隊選了一個跟它比較適合的氣氛的裱料,然後連接它的外殼,這個工作是好幾位修復師一起合作、討論完成的。最後才做覆背,貼在蜂巢板上,蜂巢板不會像一般木背板會有釋出酸的問題,有一定的厚度,而且輕又穩固。
另一幅老師說明的是織品對聯,是用黑線把文字刺繡在蟬絲的絹上
因為它的類型跟書畫不一樣所以比較挑戰。刺繡有厚度,偏偏絹後面托的是紙,如果托的是布,就會軟軟的,前後一起捲比較一致。跟織品修復師討論過認為應該算是東方裝裱的作品,用中式修復來處理。但捲軸的特性確實是不適合用在這件作品上,如果捲得很小,字是立體的,與旁邊交界的地方厚薄不一樣,一定會擠壓。尤其收到的時候已經發現最大的問題就是摺痕,而且立體的字的繡線會摩擦、磨損,線開掉會斷掉,以後可能會更難修,所以也是建議改裝框的方式。
接下來處理的方式跟雙兔就有些不同,因為字是立體的,而且脆弱,所以不能用機器吸,怕把毛斷掉被吸掉;不能用水洗,水衝下去擔心小小黑毛往旁邊攤,都會造成傷害。所以用溫柔的方式:灑水不泡水,再用不織布透明的紙張覆在上面,羊毛刷刷在紙上,不刷在毛上面,而且連裱料也一起下去洗,因為裱料是要保留的。而且做完對聯的一張再做一張,這樣也可以前後比較清洗的成果。
這幅比較不一樣的是畫心下緣好像用過比較現代的膠,不是一般的糨糊,留下比較深的漬痕需要用化學溶劑清洗。如果是在外面做,因為是空白的地方,最快最簡單的就是把它切掉,所以中式畫修復多次可能畫會變越來越小。
修復材料與重要的修復觀念:
第一個是無酸材質。實驗跟經驗已經知道有酸材質會對紙張造成傷害,修復會儘量用無酸材質,或帶碳酸鈣、碳酸鎂的材質。
第二是可回復性原則,或可加工性原則。現在附加上去的東西,未來是可以拿掉的,不是黏得越緊越好。這觀念和以前不一樣,像陶瓷的修復,如果沒修好,或是未來修的地方變色,想要重來,可以泡一個藥劑讓新舊部位分離的,給未來有補救的機會。所以修復師說「修復不是創造,不是隨心所欲。」
第三、可辨識性。希望現在修補的部分,未來可以辨識是後來做的,不是原創的。比如張大千的畫有一個角落破了,以前會畫得越逼真越好。現在的觀念是儘量不要,要讓下一個操作的人知道這裡曾經做過。如此拿掉或不拿掉才有空間可以討論,最起碼要讓後人可以辨識,才不會假以亂真。
最後一個是協調性。無論是什麼材料,做完要自然。有時候用的是很好的材料,可是看上去很突兀,文物是給人欣賞的,所以追求美感與協調性是很重要的。
文物本身除了修復處理,預防性維護和典藏管理也非常重要,即使不處理修復的人,也是可以在這兩個領域協助,老師分享了居家保存的時候有些要點可以幫助維護。
第一、避免太陽直曬、西曬。這是最嚴重的,因為是UV、紫外光會快速讓作品劣化,變黃變脆。如果牆是西曬溫度會非常高,會讓木板變熱進而釋出酸,再進入作品裡。
第二個是溫、濕度控制。避免濕度和冷熱落差大的地方,溫度差太大可能會有水蒸氣跟凝結產生。很熱的空氣突然降溫會有水凝結,通常有作品從美國送來的時候,運輸過程溫度很低,到了目的地不會立刻打開,會擺到中介的地方適應、調溫,穩定了才會送進展場。如果是內陸運輸,要小心車廂內很熱,突然送進博物館的溫差造成的收縮很大,會造成擠壓變形。
濕度的控制如果不開空調,至少要存放在通風、陰涼的地方,不要放在廚房廁所。又或者像高雄會吹西南風,水分含量很高,如果梅雨或颱風季節,請開除濕機,除濕是我們可以做到的事情。
第三是蟲害。文物要遠離食物、水溝、廚房、垃圾桶。
再來是汙染物。比如住北投的空氣中含硫化物,收藏的時候就要做特別處理去隔離,避免作品被汙染。這時候掛軸就會有一點危險,裝框用壓克力板隔離可能比較好。
自己使用的時候也可以注意幾件事:第一是要在濕度低的時候才打開作品觀賞,不要連下好幾天雨的時候打開作品給朋友看;接觸前記得要洗手,手套可能有其他操作問題,所以現在會傾向讓手保持乾淨;再來是定期檢視翻閱,有人說:戶樞不蠹,流水不腐,放久了都沒拿,一定會長一些蜘蛛灰塵。有在翻閱就有在通風,比較不會有東西藏在裡面,也比較容易發現問題;如果發現髒污,可以試著用毛刷自己做乾式清潔,或者測試過不會掉色的話,可以用揮發性高的酒精清潔;文物輪流展示,文物的價值要被觀賞到,爾而要拿出來展示,也是一種關懷,收得太好很容易被遺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