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桂羊牛雜位於周益記右側,從1998年的照片能看出原本建築樣貌。比對其他舊照片發現與周益記左側的建築樣式相同,可惜現在都被招牌遮蔽,無法展現其原始風貌。據周家人口述,周益記二樓前廊曾有八角門可以通往左右兩側的樓房,或許這幾棟建築過去是有關聯的。
明新醫院開設於1918年,是由連煥明院長與其弟共同看診,科別包含內科、小兒科、外科及花柳病科,是當時少數的綜合醫院。1945年連煥明因空襲去世。1952年連煥明之子連德修回新竹開業,更名為明新婦產科診所。1993年診所因年代久遠拆除重建。此張照片為1980年拍攝。
竹蓮聚落位處清代漢人跟原住民的交界處,為防止衝突設置巡檢司,部隊屯墾地得名為巡司埔。據《淡水廳志》記載:「巡司埔井:在南門外竹蓮寺邊。」,推測即為此井。此井水源為來自十八尖山的地下水,是一口公用井,於2016年列為市定古蹟。此張照片為1980年拍攝。
愛文街過去是一條從竹塹北門出城後沿長和宮左側往崙子方向的道路,往西通到港北,是清代重要的商業道路。街名的由來則是戰後取諧音自過去長和宮旁設置的防禦用隘門,照片為1985年拍攝,現已改建為金長和香客大樓。
新竹曾有許多家戲院,以前長安街附近就有三家。靠近城隍廟的中正戲院(以前的新華戲院)有播外國片,新世界戲院有播日本片,而新舞台戲院比較是演歌仔戲。有時在電影快結束前塞個五角錢給門口驗票的人,就可以進去看最後半小時。印象中爸爸喜歡看日本武士跟二次世界大戰的片,媽媽喜歡看日本文藝片,但就算有各自的喜好還是會全家一起去看電影。聽說新世界後來有表演脫衣舞,是違法的,小孩不能去,所以只是聽說。我們看完電影會去世界街跟北門街口的麵店,或是去長和宮前的廟埕吃宵夜。
爸爸之前在學校教書,為貼補家用開始製作布娃娃。那個年代還沒有洋娃娃,爸爸參考日本的人偶來製作,最初期還沒有塑膠材料,頭髮的部分是用蠶絲作的,當時都是跟泰山那邊的蠶農購買回家自己染色;臉的部分則是把布跟紙疊幾層後用機器壓出形狀,我們再一個個用筆畫上五官。衣服的部分是媽媽裁縫手作,整尊人偶從頭到腳裡裡外外都是自己生產,作工真的很繁瑣。當時下課回家都要幫忙畫人偶,還作到可以外銷,聽到新竹有人家中也有我們家販售的人偶,覺得既驕傲又感慨。
"以前叫米還沒有除殼,可以請米店處理,要不要有胚芽、糙米等不同的精緻程度。因為是訂製,一次都要叫50斤(30公斤)的米,放在家裡的大米缸裡,但吃到後來都會長出米蟲。 以前都是這樣的米店,老闆要把他一袋袋買來的米倒進木桶裡,讓人可以抓一把起來看清楚。客人選好了米,老闆會用專門量米的斗來裝,斗拿起來舀滿米,再用根像尺一樣的木板刮過去齊平斗面,這樣就是一斗米。以前買米,手伸進米桶抓一把來檢查是必要的。萬一賣米的人不老實,上層的米晶瑩剔透,但下面的米卻白白粉粉的,那就是很老的舊米,不好吃。"
媽媽民國50年嫁到新竹,當天宴客桌數很多,地點竟是離周益記很近的,現在的一信大樓二樓。主婚人之一是新竹第一博李克承先生,可以想見周家和李家的關係仍緊密延續著。大廳十分寬敞,中間甚至看不到落柱,沒有死角,真的是很好的宴會廳。牆上掛著許多賀聯和喜幛,中央一幅很醒目的賀聯是省議員許金德先生的「美滿良緣」,至於紅色的絲綢喜幛在婚宴結束後作何用途呢?習俗是拿來縫在棉被套上。以前棉被裡面裝的是棉花,不是現在的羽絨或化纖,也沒有現成的棉被套,都是用白布加上喜幛縫製成一床包邊棉被。
在民國40年代,社會仍盛行著依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結婚的風氣。周益記的小女兒周婉鐶女士卻不顧母親反對,在民國47年自由戀愛執意嫁給來自杭州的空軍飛行員陳鍾祥先生。日後,母女倆隔了近20年才在母親70歲生日宴上和解,喜劇收場,當時陳鍾祥先生已是華航的機師。而這20年中,年輕夫婦和兩位女兒就住在新竹市武陵東路的空軍眷村。 獨棟獨戶有庭院的飛行員宿舍,是民國51年蓋的。正巧斜對面就是昔日影視女星盧碧雲與任職空軍的夫婿的眷舍,房子是日本時代留下來的日式宿舍,雖然比新建的老舊,但木質地板、地坪墊高、房舍與庭院更大更寬敞,是較高級軍官所使用的。